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

中医名方方证网

周刚医案-真武汤加减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积水

[复制链接] TA的其它主题
发表于 2021-3-3 12:51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lsy6780 于 2021-3-3 12:54 编辑

      杨某,女,33岁,于2020年5月11日就诊。
      患者于4月下旬例行体检检出双肾盏多发性结石,合并轻度-中度积水,近两年偶有尿路感染史,曾于宜昌市某医院住院治疗三天,诊断为“左肾上盏钙化:肾结石?”、“右肾多发小结石”、“右侧肾盂旁囊肿”,被建议手术治疗,患者拒绝手术治疗,随后出院。为求诊治,遂来我院就诊。患者现症见:面白肢冷,畏寒,不思饮水,偶有腰痛腹痛恶心,纳尚可,小便不利,便溏,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
      处以真武汤加减:茯苓20g,赤芍10g,白芍30g,生姜15g,生白术10g,白附片15g,金钱草60g,生甘草10g, 7剂 水煎服 日一剂。
      二诊:患者诉畏寒肢冷有明显缓解,腰痛腹痛未再复发。复查超声示患者双肾积水明显减少。遵前法,处方:茯苓20g,白芍20g,生姜10g,干姜10g,生白术10g,白附片15g,金钱草50g,海金沙30g,醋鸡内金20g,荔枝核15g,炙甘草10g, 12剂 水煎服 日一剂。
      三诊:患者诉畏寒症状进一步改善,精神状态渐佳,便溏亦有显著改善。超声复查示已无需行手术治疗。为求巩固,续方:茯苓20g,白芍15g,生姜10g,干姜12g,麸炒白术15g,白附片15g,金钱草50g,海金沙20g,醋鸡内金20g,荔枝核15g,炙甘草10g,黄柏3g,肉桂3g, 12付 水煎服 日一剂。
      后回访诉诸症皆除,未再复查超声。

按: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,尿石属于有形之物,为阳虚阴寒凝聚而成,肾阳亏虚,阳虚寒凝,易内生尿石。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肾主水”;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”;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曰: “诸病水液,澄澈清冷,皆属于寒”,患者肾中积水原是脾肾阳虚,阳气不足,无力气化水液,而致水饮内停。 真武汤见于《伤寒论》316条“少阴病,二三日不已,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四肢沉重疼痛,自下利者,此为有水气,其人或咳,或小便利,或下利,或呕者,真武汤主之。“患者素体畏寒肢冷,属里寒少阴病,又有腹痛、小便不利、自下利之里有水气证候,符合真武汤证。加味金钱草,意取临床上大剂量金钱草可靠之排石作用。以真武汤治脾肾阳虚兼水饮之本,以金钱草治结石之标,体现辨病与辩证相结合、标本兼治的诊治思维。
      二诊遵原法,增海金沙、鸡内金配金钱草,取三金汤之意,添利水通淋排石之效。三金汤原方以金钱草利尿通淋排石为主,辅以冬葵子、海金沙、石苇、瞿麦等清热利水之品,促使结石从尿中排出,为其配伍特点。而此案患者不直接以三金汤治疗肾结石,是由于若仅用三金汤,其清热利水之性会加重肾阳虚,使肾积水更甚。又以《伤寒论》真武汤原方加减“若下利者,去芍药,加干姜二两”,于是去赤芍加干姜,以改善便溏之症。加味荔枝核为消肾盂旁囊肿,《药性切用》曰:“荔枝核,甘、涩,性温,散寒行滞,为㿗疝囊肿专药。”三诊加味黄柏、肉桂清下焦湿热、助膀胱气化,以改善小便不利、及助排石。取滋肾通关丸之意,滋肾通关丸源自李东垣《兰室秘藏·小便淋闭论》:“治不渴而小便闭热在下焦血分也”。

科室:茯神堂

导师:周刚

撰写学员:李姝雨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首页|论坛|会员|中医名方方证网 ( 鄂ICP 19025034号 )

GMT+8, 2025-5-23 02:41 , Processed in 0.487283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